张学波:让科学研究和学生成长富有“韧性”

张学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演化经济地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4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Growth and Chang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参编专著2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第一位/独立荣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日照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多项。开展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地理)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山东省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励多项。山东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人文地理教研室)负责人,荣获XK电竞·(中国)官方网站,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研工作者、曲园最美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地理学报》《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等国内外多个期刊的审稿专家。

锚定“韧性”学术创新

追求卓越精品力作

“韧性”源自于工程物理学,后逐步引入到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通常用来描述事物在外部干扰时的抵抗、调节和恢复能力。区域韧性则表达了地区应对外部冲击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城市与区域发展这一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学术发展前沿,将演化经济地理学作为新的增长点,力求推动韧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创新,产出了系列研究成果。首先,我将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创新作为第一研究目标。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团队提出了转型期我国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混合性特征的学术观点,设计了混合型区域经济韧性评价及演化过程解构的研究方案,实现区域经济韧性演化分异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对接。在此基础上,我将区域经济韧性进一步拓展为区域韧性,认为应从多要素、多主体、多尺度、多层级关联的视角认识和解构区域韧性,提出了关联视角下区域韧性形成机制与演化模拟的研究框架。以上思考分别基于“聚焦前沿,独辟蹊径”“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属性,连续获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其次,我将自己的理论思考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区发展实际,在具体区域开展实证研究,实现了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前期的研究长期关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探讨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多尺度演化规律,提出了经济协同发展下的京津冀空间发展构想;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测度方法并应用于京津冀地区,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干预方向。

之后,我将相关研究放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域下,扩大研究尺度到环渤海地区,取得了关于区域经济韧性演化分异及空间效应的系列研究成果。此外,在中观尺度上,我将韧性理论与区域实际相结合,关注了山东省制造业集群韧性、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同提升等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话题,分别获批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支持计划、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

基于这一理念,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应运而生。近年来,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韧性、城市职住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期刊上各有3篇论文发表,在《经济地理》《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等CSSCI人文经济地理主流期刊均获高度认可。在团队的协作努力下,发表的英文论文质量也呈现出上升的态势。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部分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坚持教研融合互促

共谋团队“韧性”发展

作为学院人文地理教研室和泰山学者团队负责人,我积极响应学院发展规划并主动推进团队建设,形成了“传帮带、赶比超”的良好氛围。在学院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党建+”活动,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教学科研成果产出良好,在学院科室建设中起到了示范性引领作用。2024年教研室党支部被评为“XK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文地理教研室被评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业务上,我们依托泰山学者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形成以“韧性”为主题的多个研究方向,获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论文成果质量逐年提升。

育人过程中,我注重以德施教、言传身教,提升自我学识和品格,并通过真挚的关怀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科教学方面,我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参加教学竞赛为契机,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作为成员荣获山东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潜心推进课程思政和“金课堂”建设,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让科研与教学交互融通、互促互强,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我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以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考研率大幅提高,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

研究生培养方面,我潜心育人,倾囊相授。在指导过程中,坚持品德优先、扎实踏实、敢于创新的育人理念,用生动的案例诠释“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鼓励他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了板凳”,坚守学术底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创新信念。指导的学生展现了学而不厌、精益求精、勇于突破的气质,他们收获了自由的思想、格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以及为国弘文的理想。从已经毕业和在校的几届研究生来看,理论知识系统扎实,创新能力持续进步,每位同学均有论文发表,论文水平和期刊层次不断创造新高,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均顺利就业。研究生具备了科研和教学的双重技艺,未来的发展更有“韧性”。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不忘立德树人使命,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自觉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人文经济地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将“韧性”理论研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结合,为区域可持续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曲园人,要时刻铭记一代代曲园学人薪火相传、坚守文化使命的光荣传统,为将曲园建设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孙红梅 编审:黄江滔

发布:XK电竞·(中国)官方网站,新闻中心